
不銹鋼拋光公園景區戶外裝飾品擺件鶴雕塑
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,因頭頂有“紅肉冠"而得名。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,因體態優雅、顏色分明,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、忠貞、長壽的象征,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。也叫仙鶴、白鶴(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鳥類)、鴜鷜,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,如《爾雅翼》中稱其為"仙禽",《本草綱目》中稱其為"胎禽"。

公園景觀不銹鋼鏡面一群仙鶴雕塑
丹頂鶴身長約120厘米至150厘米,翅膀打開約200厘米,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征,即三長——嘴長、頸長、腿長。嘴為橄欖綠色。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后端為黑色外,全身潔白,頭頂皮膚裸露,呈鮮紅色,長而彎曲的黑色飛羽呈弓狀,覆蓋在白色尾羽上,特別是裸露的朱紅色頭頂,好像一頂小紅帽,因此得名。喉、頰和頸為暗褐色。幼鳥體羽棕黃,喙黃色。亞成體羽色黯淡,2歲后頭頂裸區紅色越發鮮艷。丹頂鶴身長約120~150厘米,翅膀打開約200厘米。

公園不銹鋼鏡面噴泉中的鶴雕塑
丹頂鶴的棲息地主要是沼澤和沼澤化的草甸,食物主要是淺水的魚蝦、軟體動物和某些植物根莖。也棲息在湖泊河流邊的淺水中,蘆葦蕩的沼澤地區,或水草繁茂的有水濕地。通常棲息地有較高的蘆葦等挺水植物以利于隱蔽。

公園不銹鋼鏡面戶外景觀鶴雕塑
每年3月上中旬遷到繁殖地。4月初開始繁殖,雌雄配對后即為終生伴侶,常在四周環水的蘆葦茬地上營巢,每窩產2枚卵,孵化期31~33天,雛鳥3月齡會飛。在越冬地自10月下旬~翌年3月上旬約4個月(在鹽城越冬期為131~134天)以家族形式活動,每個家族多為2~4只,常為2成1幼,亞成體10~20只結成小群。

廣場大型抽象不銹鋼創意鶴雕塑
丹頂鶴為雜食性,主要食用淺水的魚蝦、軟體動物以及某些植物根莖,以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。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種子為食,夏季食物較雜,動物性食物較多,主要動物性食物有小型魚類、甲殼類、螺類、昆蟲及其幼蟲等,也食蛙類和小型鼠類,植物型食物有蘆葦的嫩芽和野草種子等。

公園不銹鋼鏡面展翅飛翔的仙鶴雕塑
丹頂鶴由于體形大、顏色分明,很容易辨認。人們對丹頂鶴的知識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積累。中國的地方志書對其有連續的記錄,丹頂鶴很早就被人們所飼養,唐宋年間尤為盛行。許多地方都有飼養的丹頂鶴供觀賞之用。

酒店別墅創意不銹鋼仿真動物仙鶴雕塑
1980年代后,對丹頂鶴的專項研究展開,至今已對其分布、繁殖地和越冬地的生態和行為、遷徙等掌握的一定的信息。丹頂鶴的人工繁殖和人工授精技術已經成熟。1990年代以后,根據環志研究和人造衛星跟蹤技術,丹頂鶴的遷徙路線已經明確。

戶外景觀裝飾品擺件仙鶴雕塑

1 (15)

不銹鋼公園池塘中的仙鶴雕塑